左心衰怎么治疗

2020-06-15 09:41:06
语音内容

左心衰的治疗包括改善症状的治疗,改善预后的治疗。改善症状的治疗就是通过治疗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咳嗽,气喘,乏力等等左心衰的临床症状。常用的改善症状的药物包括强心,利尿,扩血管的药。强心药包括我们平常口服的地高辛,以及急性发作时应用的静脉地西地兰,多巴胺等。利尿剂是强效利尿剂,如呋塞米,托拉塞米。扩血管药常用的是硝酸甘油,硝普钠以及乌拉地尔。

改善预后的治疗是指这些药物应用了以后,能够改善心脏的结构,延缓心衰的进展,降低心衰的病死率和住院率,因此这些药物如果能够耐受需要长期的服用。主要的,经典的改善预后的药物,是我们所说的金三角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抑制剂,就是普利和沙坦类的药物,另外还有螺内酯。近年来,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作为心衰的一种新药,它的地位越来越高,确实有证据证实能够改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的远期的预后。

推荐语音

先天性心脏病的表现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心脏及大血管在胎儿期发育异常引起的,在出生时病变就已存在的疾病,简称先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很多种,常见的先天性疾病。 第一,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一般无症状,随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心律失常,还有右心衰竭的表现,晚期约15%的病人因肺动脉高压,而出现右向左分流,形成艾森曼格综合征。 第二,室间隔缺损,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一般根据血流动力学受影响的程度,症状轻重等,临床上分为大中小型室间隔缺损,小型室间隔缺损,此类病人通常无症状,中性室间隔缺损病人有劳力性呼吸困难,大型室间隔缺损因血流动力学影响严重,存活至成人较少见。 第三,动脉导管未闭,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表现为分流量小则可无症状,中等分流量者常有乏力,劳累后心悸,气喘,胸闷等症状,大量分流者常伴有继发性严重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向左分流,临床症状严重。 第四,卵圆孔未闭,卵圆孔是心脏房间隔在胚胎时期的一个生理性通道,正常情况下出生后五到七个月左右融合,若未能融合,形成卵圆孔未闭,一般无分流或分流量小的时候多无症状,当发生明显分流时,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脑卒中或偏头痛,同时也可伴有晕厥,暂时性失语,平卧性呼吸困难等。 第五,法洛四联症,是最常见的发绀性先天性心脏病,包括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右位,右室肥大等四种异常,表现主要是自幼出现的进行性青紫和呼吸困难,易疲乏,劳累或蹲踞位休息,常伴有杵状指。

朴海南 | 主任医师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20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