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角膜炎通常无法完全根治,只能是使用药物治疗来控制症状,因为病毒感染角膜组织后,即使经过药物治疗,病情恢复,病毒也会潜伏在角膜的神经纤维中,一旦遇到身体抵抗力低下,疲劳,感冒等情况,病毒就会出现再次复制,使病毒性角膜炎复发。 为了减少病毒性角膜炎复发的几率,患者应该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避免感冒,一旦病毒性角膜炎出现复发,则需要积极进行治疗,需要及时地点抗病毒的滴眼液,例如更昔洛韦滴眼液,阿昔洛韦滴眼液,干扰素滴眼液等,通常规律用药治疗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可以将病毒性角膜炎病情控制住。
病毒性疱疹感染眼部后,是不可以洗澡接触水的,否则病灶部位容易被洗澡水所污染,引发感染加重。正确的治疗方式是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并且在皮肤有损害的部位,涂抗病毒的眼膏治疗,例如目前常用的有更昔洛韦眼膏,阿昔洛韦眼膏等。 如果局部皮肤出现红肿加重,并且有大量黄色分泌物形成,则说明合并了细菌感染,此时还需要在眼部涂抗生素眼膏进行治疗,例如红霉素眼膏等,只有联合抗病毒与抗细菌治疗,才能够使病变区域的感染痊愈。
眼底出血通常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 第一,由于眼部受到外伤导致,巨大的外力冲击,造成视网膜或脉络膜的血管撕裂引起出血,通常出血量比较大,并且会对视功能造成严重的损害。 第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刺激,会导致微血管出现病变,血管壁完整性遭受破坏,容易造成出血。 第三,动脉硬化导致的,动脉硬化患者在视网膜动脉与静脉交叉处,硬化的动脉会压迫视网膜静脉,导致视网膜静脉阻塞,静脉内淤积的血液就会溢出血管壁,形成眼底出血。 第四,黄斑变性造成的,黄斑变性患者视网膜黄斑区有新生血管形成,而新生血管是不健康的血管,会出现自发性出血,引起眼底出血。
眼睛胀痛通常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 第一,由于青光眼急性发作引起,青光眼发作时,患者眼球内部会有大量的房水淤积,导致眼球内部压力升高,引起眼球扩张,在眼球壁中分布的丰富的痛觉神经纤维就会受到牵拉刺激,引起眼部的胀痛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需要及时通过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方式降低眼压,才能够缓解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长期高眼压还会导致视神经萎缩,引起患者视力下降,视野缺损。 第二,视疲劳导致,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后,眼球内部的睫状肌过度收缩,容易发生痉挛,造成痉挛痛,患者就会感觉眼睛胀痛,可以通过注意休息眼睛,并且点缓解视疲劳的滴眼液治疗。
眼睑脓肿通常并不会自愈,需要通过手术切开排脓,才能够促使其愈合。眼睑脓肿的形成通常是由于不注意眼部卫生造成,例如用脏手揉眼睛,用污染的水源洗脸,用不干净的纸巾,湿巾擦眼睛等,会将外界环境中的细菌带入眼部,通过眼皮边缘部位睑板腺开口,逆行进入睑板腺内部,引发感染。 此时如果没有能够得到及时治疗,病情会逐渐加重,引起大量眼睑内软组织坏死,形成脓液,在炎症发生的早期,如果能够及时通过眼部热敷治疗,并且涂抗生素眼膏,例如氧氟沙星眼膏,妥布霉素眼膏等,通常可以将炎症控制住,使其逐渐消退,而不会形成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