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贫血需要马上住院,输血治疗来改善重度贫血所导致的缺血,缺氧症状。临床上,血红蛋白浓度低于60g/L或红细胞压积低于20%时,称为重度贫血,此时病人往往有明显的头晕,乏力,颜面苍白,记忆力减退,活动后心慌,胸闷,气喘或者是双下肢水肿等缺氧症状。 此时,应该立即到医院住院,输注红细胞来纠正严重贫血所导致的缺血,缺氧症状。待贫血症状改善后,再做进一步的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以及骨髓穿刺常规检查,胃镜,肠镜检查等来进一步诊断贫血病因,待病因明确后,再做进一步的治疗。
血常规检查能够提示或者是高度怀疑白血病,但是诊断白血病需要用骨髓穿刺常规检查,骨髓流式,免疫分型来检查确诊。血常规检查时,如果发现白细胞计数增高,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下降,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分类中可见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明显升高,这时就应该高度怀疑合并白血病。 有时急性白血病,白细胞计数还可以是正常或者是减少,但是白细胞分类明显异常,这些情况都需要做骨髓穿刺常规检查,骨髓流式,免疫分型等检查来确诊。
骨髓抑制血小板上不来,可以成分输血,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来预防严重出血症状,还可以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或者是血小板受体激动剂等药物来治疗。各种肿瘤性疾病或白血病,经过放化疗治疗以后,可以出现明显骨髓抑制期。此时,病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一般化疗方案,骨髓抑制期常见的时间为十天到两周左右,经过支持对症治疗以后,往往能够自行缓解。 如果长期骨髓抑制期不能缓解,多数需要做骨髓穿刺来了解骨髓增生情况,是否有白血病没有缓解或者是实体瘤骨髓转移,从而影响血小板的恢复。所以,如果放化疗以后,骨髓抑制期持续不能缓解,一定要进一步检查,明确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再对症治疗,效果会更好。
溶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会明显增高。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值为0.5%-1.5%,平均1%。网织红细胞计数减低,临床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者是放化疗以后骨髓抑制期。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时,多数提示骨髓增生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或者是营养不良性贫血,补充造血原料治疗后的改变。 临床上如果没有治疗或者是干预过的贫血病人,网织红细胞计数大于5%,怀疑溶血性贫血,大于15%,诊断溶血性贫血。当然,溶血性贫血还可以伴有皮肤,黏膜黄染,脾脏肿大等症状。溶血性贫血确诊后,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是哪一种类型的溶血性贫血,才能对症治疗。
过敏性紫癜首先需要注意饮食,如果知道对某种食物过敏,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或进食过敏食物。如果没有明确的过敏原因或者是过敏原因不详,在饮食上应尽量减少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的摄入,如海鲜,鱼,虾,牛奶,鸡蛋以及牛羊肉和猪肉等,同时尽可能避免摄入含有多种添加剂的零食,小食品以及餐饮调料等。 过敏性紫癜是由于过敏原引起的机体的一种出血性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病因可能为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或摄入的食物过敏,或接触的物质过敏等原因。如果过敏原明确,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如果过敏原不详,在饮食上应尽量注意避免接触上述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待病情好转后,可以逐步添加上述食物,严密观察,一旦发生过敏现象,应立即停止摄入该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