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好转的迹象,主要表现在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肺部影像学三个方面。在临床症状上,患者咳嗽的频率会逐渐减少,咳痰量也逐渐地减少,痰由黄痰逐渐变为白痰,如果之前有发热,体温会逐渐下降至正常,胸闷,气促的症状也会逐渐地改善。 而在实验室检查方面,血常规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会逐渐降至正常,C-反应蛋白以及降钙素原也会恢复正常数值。在影像学上,胸片或者胸部CT由原来的肺纹理增粗,或者渗出性改变,病灶逐渐地吸收。
老是干咳,首先需要明确干咳的病因,可以导致干咳的病因,常见的有急慢性的咽喉炎,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内膜结核,肺部肿瘤等等。如果是咽喉炎导致的干咳,可以服用一些清咽利嗓的中成药物。 如果是过敏因素导致的干咳,可以服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酮替芬,布地奈德吸入剂等药物。如果是支气管内膜结核,则需要抗结核治疗。而是肺部肿瘤引起的干咳,则需要通过手术,或者放化疗进行治疗。 部分患者因为服用了降压药物,也有可能会出现干咳的症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的使用。
肺大疱是因为支气管远端异常的扩张,肺泡相互融合,破裂,形成含气的空腔,可以引起肺大疱的病因,常见的有先天肺发育异常,除此之外,有害气体和粉尘的吸入以及吸烟,也是肺大疱形成的主要因素。 如果肺大疱的数量较少,体积较小,可以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患者可以暂时不予特殊的处理,定期的复查胸部CT,观察肺大疱的病情进展即可。 如果患者出现胸闷,气喘,而肺大疱的体积较大,数量较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如果合并了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则需要使用吸入用的糖皮质激素,或者支气管扩张药物。肺大疱的患者需要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出现气胸。
支气管炎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来决定,如果是急性支气管炎,一般都是因为感染引起,如细菌,病毒的感染,可以针对病原体,选择药物进行治疗,病毒感染可以选择抗病毒的药物,细菌感染可以选择抗感染的药物,如青霉素类,一代二代头孢菌素类。 如果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形成慢性支气管炎,会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的症状,在没有急性发作期,可以服用止咳化痰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合并了呼吸道的感染,此时咳嗽有黄脓痰,可以加用抗感染的药物。在季节变化时,可以通过注射流感疫苗,或者肺炎链球菌疫苗,减少支气管炎感染的几率。
肺有问题的先兆,常见的有胸闷,气促,胸痛,痰中带血,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如果怀疑肺部有问题,可以就诊医院的呼吸科,完善相关的检查,如胸片或胸部CT,血常规,肺功能,痰找结核杆菌,或者痰找脱落细胞,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进行经皮肺穿刺,肺部增强CT,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明确诊断,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在生活中,需要注意戒烟,戒酒,避免吸入粉尘和有害气体,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加肺活量,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