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是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的慢性炎症反应有关,肺功能检查,对确定气流受限有重要的意义。 肺气肿是一个病理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肺过度的膨胀,弹性减退,外观呈灰白或苍白,表面可见多个大小不一的大疱,镜检可见肺泡壁变薄,肺泡腔扩大,破裂或形成大疱,血液供应减少,弹力纤维网破坏。按照所累及的肺的部位大小和部位可以分为小叶中心型,全小叶型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型肺气肿三种。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气短,早期在剧烈活动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于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的时候也会感到气短。临床治疗主要是锻炼肺功能,不能够自行治愈。
支原体是细胞外生存的最小微生物,种类繁多,有五种,对人类有致病性常见的有肺炎支原体,解脲支原体,生殖支原体,部分感染没有症状,不同类型造成的不同的临床症状,肺炎支原体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肺炎支原体的感染途径是可经呼吸道的飞沫传播,临床早期有疼痛,咽痛,肌肉酸痛,发热等症状,一般两到三天后出现咳嗽,咳少量黏液脓性痰。 支原体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所以可以有散在的小的流行,可以发生于家庭,学校或部队,基本的病理变化是化脓性的细支气管炎,进而可以发生间质性的肺炎,应注意呼吸道的传播,戴口罩,勤洗手,与患者接触注意保持安全的距离,治疗上以对症治疗为主,给予红霉素,阿奇霉素,四环素等,都有一定的疗效。当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稍升高,超出到正常范围,临床称之为发热。发热的分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可将发热分为,低热为37度3到38度,中等发热为38度1到39度,高度发热为39度1到41度,超高热为41度以上。 临床发热超过39度,即为发热,即为比较严重的发热,若超过41度,临床需要极度重视。因发热的病因比较多,临床可以分为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而比较常见的是感染性发热,也就是各种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限性或全身的感染,都可以引起发热。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或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三个月或更长时间,连续两年或两年以上,并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即可以确诊。 慢支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多种环境因素与机体自身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吸烟为最重要的环境发病因素,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二到八倍。接触职业粉尘及化学物质,如烟雾,工业废气以及室内空气污染,浓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均可导致,或促进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另外,空气污染,感染因素以及自身的免疫功能,气道高反应性,年龄增大等因素和气候因素,均与慢性支气管炎有一定的关系。 慢支患者部分可以控制,不影响工作和学习,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甚至肺气肿。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为发热。临床上对于发热的分度是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将发热分为,低热为37度3到38度,中度发热为38度1到39度,高度发热为39度1到41度,超高热为41度以上。 体温37度3到38度就为低热,正常人体温一般在36到37度左右,可因测量方法不同而略有差异,正常体温在不同个体之间也略有差异,且常受机体内外因素影响稍有波动,在24小时内,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体温也略有升高,但一般波动不会超过1度。所以临床上出现低热的状况,应该考虑患者的一些特殊情况,不建议立即用药进行退热,需要查找原因,对症治疗,酌情应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