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是判断胃癌与胃炎的一个最必要的检查手段。内镜检查是20世纪消化病学革命性的进展,现已成为消化病诊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检查手段,应用内镜可以直接观察消化道腔内的各种变化,并可以取活组织进行病理的检查,也可以将之摄影,录像,留存,以备分析。 胃镜可以在镜下喷洒染色剂,判断其病情的轻重,提出早期癌的诊断,然后可以取活组织做组织病理学的检查,对诊断有疑问的,尤其要尽可能做活检。胃癌及其胃炎的判断取活检,然后在内镜直视下直接取材,送病理检查,在病理下即可以判断是否有早期癌,还是一个普通的胃炎。
这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临床上急性发病,常表现为上腹部的症状。内镜检查可以见胃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也可以有浅表的溃疡。 急性的糜烂性胃炎临床比较常见,需要积极治疗。引起糜烂性胃炎的常见病因有,常见的有非甾体的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某些抗肿瘤药物以及口服的氯化钾和铁剂,这些药物可以直接损伤胃黏膜。另外,严重的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的烧伤,颅脑的病患,败血症以及其他严重脏器的严重的改变,都可以诱发应激性的糜烂。 乙醇具有亲脂性和溶脂能力,高浓度的乙醇也可以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糜烂性胃炎。对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应该针对原发病和病因采取治疗。对急性应激状态的急性糜烂性胃炎,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并给予抑酸,抗炎,保护胃黏膜对症治疗。
室早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患者,均可以发生室性期前收缩,而且这种室早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心肌炎,心肌的缺血,缺氧以及麻醉和手术,均可以使心肌受到刺激,而发生室早。 另外,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比如抗性抑郁的药物以及洋地黄等,都可以发生中毒,而出现室早。另外,电解质的紊乱,比如低钾也可以引起室早,过量的烟酒也可以诱发室早的发生。 偶发室早临床上多数不需要治疗,因为室性的早搏,不会增加患者发生心脏死亡的危险,对于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不必使用药物治疗,若患者症状比较明显,以消除症状为目的,给予患者用药。所以当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应该及时找专业的医生就诊。
房性早搏指的是房性期前收缩,是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心房的任何部位的心房激动,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悸,一些患者有胸闷,乏力的症状,自觉有停跳感,有些患者可以无任何症状,多为功能性,正常成人进行24小时的心电检测,大约会有60%的人有房性期前收缩发生的可能。 在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肺心病,心肌病等患者中,房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并常可以引起其他的快速的房性的心律失常,偶发的房早无需治疗,当有明显症状,或因房性期前收缩,触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应给予治疗,吸烟,饮酒与咖啡,均可引起房早,应劝导患者戒除或者是应该减量。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临床发热,低热为37度3到38度,中度为38度到39度,高热为39度1到41度,超过41度为超高热。 引起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临床以感染性发热为最多见,感染性发热多与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寄生虫等感染有关,不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或全身的感染,均可以引起发热。 那么非特非感染性发热有以下几个病因,比如白血病,结蹄组织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颅内的疾病,皮肤表面的疾病,还有恶性肿瘤以及物理和化学因素所造成,比如中暑,大手术后,骨折后,大面积烧伤之后,以及自己自主的神经功能紊乱,也可以引起功能性发热。如果临床上出现经常发热患者,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