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体肝气郁结化热,脾胃湿热,熏蒸肝胆,病人则会觉得口中发苦、吐苦水,并兼有面红、头痛、目赤、腹胀、腹痛、小便色黄等症状。 这种口苦说明人体肝胆湿热较重,对应西医学上的疾病,当首先考虑到肝胆类疾病。口苦建议检查肝胆,做B超检查,检查是否有胆囊炎或者抽血、抗体检查,是否有肝炎。或者做胃镜检查,看是否有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可能。平时一定要注意清淡饮食、禁食油腻、辛辣、不要喝酒、戒烟,并注意休息,避免情绪的波动,避免生气。 所以嘴发苦与多种因素有关,要根据具体的病因进行治疗。
去湿气可以健脾化湿、清热利湿、温阳除湿,所以有这些功效的食物都可以去湿气。 健脾化湿最有效的食物当然是各类杂粮,比如薏米,薏米性味甘淡微寒,具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红豆,红豆性平,味甘酸,也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将薏米和红豆经过轻微的翻炒之后,煮熟食用,可以起到利尿除湿的作用。另外还可以将红豆、茯苓、淮山药、党参等进行煲汤或者煲粥、煮水喝,都可以起到清热健脾化湿的作用。 另外清热利湿的食物,还有绿豆、白扁豆、黄瓜、冬瓜等。温阳化湿的食物例如葱、姜、蒜,针对体内的湿气,我们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去,这个办法还适用于淋雨后,可以预防感冒。
脾肾两虚是指脾肾两脏,同时出现虚损的情况。症状主要分为两大类。 第一,脾肾气虚,气机凝滞会出现脸色苍白、腰膝酸软、四肢无力,比正常人更容易疲乏等症状。 第二,脾肾阳虚,阳虚寒盛会出现腹部胀满、疼痛,经常容易拉肚子或起夜上厕所、手脚冰凉、小腹冷痛。另外还可因为阳虚水泛,会出现面部浮肿、小便不利,甚至出现腹胀如鼓、小便频数的症状。 脾肾两虚在舌脉上,会出现舌苔容易出现齿痕,舌苔是白滑的,脉象会出现沉迟无力的表现。 以上便是脾肾两虚的症状的主要症状。
梅核气是中医的病名,用一句话形容这个病就是如鲠在喉,咳之不出,咽之不下。 梅核气的发生往往是由于肝郁脾虚、痰气郁阻、阴虚虚火等因素导致。所以通过准确的辨证论治,并加以治疗,梅核气是完全可以根治的。 如果患者偏于肝郁脾虚,往往会伴有胸闷、腹胀、便溏、容易叹息、食欲不振等表现,可选用逍遥丸加减来去治疗。如果患者是痰气郁阻,往往比较强壮,与饮食和情绪波动有关,可以选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来治疗。如果患者是阴虚虚火,往往会伴有咽干口燥、五心烦热等症状表现,可以选用一贯煎来加减治疗。
脾虚湿气重,可以通过药物治疗、食疗以及运动三种方式来进行改善。 药物治疗可以口服健脾祛湿的中成药调理,比如参苓白术丸、香砂六君丸等,也可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辨证使用中成药。饮食上可以多喝杂粮粥,比如八宝粥、黑豆龙眼红枣粥、银耳粥、红豆薏米山药粥等。平时需要避免饮食辛辣、寒凉、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还要少吃甜食。再就是通过运动,增加锻炼、增加排汗,这样可以增强心肺气息,保证体内的湿气更好的排出。保持心态的平和,平时要早睡早起,不能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