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是中医的说法,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疏泄,主藏血,体阴而用阳,如果阴血不足,濡养不好肝经,就容易产生肝阳上亢,暴躁易怒,口舌生疮等表现,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怎样去掉体内的肝火就非常重要。去肝火我们可以通过情志疗法,饮食疗法,药物疗法,外治法几种方法来实现: 第一种方法,情志疗法,脾气急躁易怒,是引起肝火旺盛的重要原因,所以大家要注意疏导自己的情绪,平时遇到烦心事,可以先冷静下来平复心情,看看搞笑的视频、小品等娱乐节目,或者和家人朋友聊聊天,讲笑话,缓解烦躁的情绪,另外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也可以让大家保持愉悦的心情。 第二种方法,饮食疗法,大家可以选用枸杞菊花茶,来去清肝降火,这个茶还可以起到清肝明目的作用。可以进食一些绿豆粥,因为绿豆是性寒味甘的,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功效,很适合肝火旺盛的人来喝。多吃蔬菜,例如苦瓜,茄子,芹菜等对清火也很有效。多吃去火的水果,比如梨,柚子,荸荠等,能够清火润燥。 第三种方法,药物疗法,可以选用龙胆泻肝丸、丹栀逍遥丸、牛黄上清丸等等中成药,来去肝火,也可以通过辨证论治处方治疗。 第四种方法,外治疗法。外治法主要通过经络推拿、穴位按摩以及针灸等,都可以很好地去除肝火。
治疗失眠选取穴位,主要以心经、胃经、以及经外奇穴的穴位为主,因此我们常使用心经的原穴神门,脾经的三阴交,还有经外奇穴四神聪穴,失眠穴和安眠穴等等。 神门穴位于腕部,是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按摩的方法,可以使用掐、揉刺激,以轻微酸胀感为主。此种手法最适合在晚间睡前操作。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四横指,胫骨后侧。按摩的方法,可以用拇指顺时针按揉三阴交约两分钟,然后逆时针按揉两分钟,以局部酸胀感为主。 四神聪穴位于头顶部,在百会穴的前后左右各一寸处,共四个穴位组成。按摩的手法,可以用双手食指和中指分别对准四神聪穴,持续点揉一分钟。 安眠穴在颈部,用你的小手指顶住耳垂,五指并拢,中指压的位置就是安眠穴,它正好在发髻里,枕骨的边缘上,睡不好的时候,在睡前可以边数数,边揉这个穴位。 失眠穴在足底跟部,足底中线和内外踝连线相交处。按摩的方法可以是您可以采用仰卧位,按摩时用大拇指朝足跟的方向,推按失眠穴三分钟,以局部酸胀感为主。
肺气虚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调理: 第一,食疗,食疗可以依据补益肺气和培土生金两个方法进行食疗,也可以直接补益肺气或者健脾益气,直接补益肺气的食物,如花生,银耳,雪梨,百合,党参等,健脾益气的食物可以有山药,薏米,大枣等,还可以搭配起来煲汤或煲粥。 第二,药疗,可以口服中药汤剂,补肺汤,如太子参,西洋参,黄芪,麦冬,五味子,肉豆蔻,蛤蚧等。 第三,通过运动,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能够起到增强心肺功能,提升气血,提升肺气的作用,但运动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合理选择运动的强度和项目。 第四,针灸治疗,可以通过针法和灸法,选用中府穴,合谷穴,定喘穴,肾俞穴,尺泽穴,太溪穴等穴位来去治疗。
上热下寒是中医的证型病名,也是目前很多年轻人中存在的情况,常由于现代人熬夜,劳累,亏耗,导致阴虚生虚火,又进食过多辛辣,甜腻的食物,然后损耗阳气至虚寒,又过食刺激生冷的食物,种种原因所导致的,也就是上焦出现热象,下焦出现寒象。 具体的表现有牙齿,牙龈肿痛,口腔易生溃疡,口腔异味,脾气暴躁,焦虑急燥,咽干咳嗽,容易发热,自汗,同时伴有腰部及以下怕冷,膝盖酸软,腹胀,腹痛,大便稀溏,手脚冰凉,脚心易出冷汗,女孩会出现痛经,小腹冷痛,皮肤容易过敏等症状,想要改善上热下寒的症状,首先要进行生活的调节,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如有必要,需专业的中医医生辨证处方治疗。
体质偏寒,一般都是阳虚导致的,可以分为虚寒和实寒两种类型。一般虚寒证常见精神不振,面色淡白,畏寒怕冷,腹痛,喜温喜暗,大便溏薄,少气懒言,乏力,容易劳累,舌质淡嫩,脉微弱或者沉迟无力。实寒证常可以见到畏寒,喜暖,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腹痛拒按,肠鸣,腹泻。女性有痛经,宫寒,男性有出现阳痿,早泄。舌苔白润,脉象很紧,或者迟脉。 出现体质偏寒的情况,一定要注意保暖。另外还可以根据自己身体不同的情况,采用IGO或者辩证处方等治疗,来去缓解体质偏寒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