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骨位于胫腓骨远端和跟骨之间,距骨的解剖特点是距骨可以分为头部,颈部和体部三部分,距骨表面60%-70%为关节面,距骨共有七个关节面,分别与邻近骨形成关节,距骨体前宽后窄,踝关节背伸时稳定,而折屈时不稳定,易受到旋转暴力而发生脱位,半脱位。 距骨表面无肌腱,肌肉直接附着,其血运主要通过关节囊和滑膜进入距骨,一旦骨折移位,很容易损伤血运,造成距骨缺血性坏死。距骨骨折脱位目前仍是骨科治疗困难的损伤,其原因有三: 一,距骨损伤占足部骨折的3%-6%,因而不常见。 二,距骨位置比较隐蔽,骨折后不宜从常规X线上发现,也不宜切开复位,获得良好的内固定。 三,距骨参与了踝关节,距下关节和距舟关节,具有重要的生物力学功能,一旦破坏,对足部的功能影响较大。
肋软骨炎是一种常见病,分为非特异性肋软骨炎和感染性肋软骨炎。非特异性肋软骨炎占95%左右,发生部位以胸骨旁第二至四肋软骨多见,多数患者不需要治疗,可以自愈,但是当疼痛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时,应该给予治疗,非特异性肋软骨炎一般只是对症治疗,如镇痛,热敷,理疗,局部封闭等。 感染性肋软骨炎可以采用针对性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必要时手术治疗。非特异性肋软骨炎长期药物治疗,而疼痛未能缓解,严重影响患者情绪和工作,或者不能排除局部恶性肿瘤者,可以考虑执行肋软骨切除术。感染性肋软骨炎先行保守治疗,采取对症性的抗生素治疗,对症镇痛,对上述症状改善无效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风湿性关节炎是因为咽喉部,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以侵犯关节和心脏为主,侵犯关节以大关节为主,像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而手足小关节发病较少见。类风湿性关节炎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 所以治疗前应明确诊断,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还是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以早期诊断和尽早合理联合用药。 一,抗风湿治疗,可以使用水杨酸制剂,用于治疗急性风湿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二,抗链球菌感染,根治链球菌感染是治疗风湿热必不可少的措施,首选药物是青霉素。 三,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主要在于控制炎症,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畸形。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包括基础措施,药物干预和康复治疗。基础措施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和骨健康基本补充剂,调整生活方式具体方式有: 一,加强营养,均衡膳食; 二,充足日照; 三,规律运动; 四,戒烟限酒; 五,避免过量饮用咖啡; 六,避免过量饮用碳酸饮料; 七,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包括钙剂和维生素D,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使用,通常选用具有较广抗骨折谱的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唑来磷酸,利塞磷酸钠等等。 对低中度骨折风险者,如年轻的绝经后妇女,骨密度水平较低,但无骨折史,首选口服药物治疗,对口服不能耐受,禁忌,依从性欠佳,及高骨折风险者,如多发椎体骨折或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骨密度较低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注射制剂,如唑来磷酸,特立帕肽,或狄诺塞麦等。 如仅有椎体骨折高风险,而髋部和非椎体骨折风险不高的患者,可考虑选用雌激素或者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新发骨折伴疼痛的患者,可以考虑短期使用降钙素,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物理疗法及康复工程等。 总之,骨质疏松症是慢性病,涉及骨骼,肌肉等多种组织器官,需要综合防治。
颈椎压迫神经,常见的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检查时可见病人颈项部肌肉紧张,活动受限,根据其受累神经不同,在上肢出现相应的感觉异常区域,压迫严重,病程较长者,受累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可出现肌力下降,甚至萎缩。 常用的检查方法有: 一,牵拉试验,检查者一手扶患侧颈部,一手握患腕,向相反方向牵拉,此时因臂丛神经被牵张,刺激已受压神经根,而出现放射痛,称为牵拉试验阳性。 二,压头试验,病人端坐,头后仰,并偏向患侧,用手掌在其头顶加压出现颈痛,并向患手放射,称为压头试验阳性。 辅助检查有,X线平片可以显示颈椎生理前凸消失,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增生,及椎间孔狭窄等退行性改变征象,CT或核磁可见椎间盘突出,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及脊神经受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