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原简称PG,它是无活性的胃蛋白酶,胃几乎是胃蛋白酶原的唯一来源。形成后的胃蛋白酶原有1%通过胃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所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胃蛋白酶,可以反应胃黏膜发生的病理变化。胃蛋白酶原1主要分布在胃体和胃底,它主要与胃酸分泌相关,即胃酸分泌增高的时候,胃蛋白酶原1会升高,相反胃酸分泌减少的时候,胃蛋白酶原1会下降。 再者,国内外多年的大量临床实践证实,检测胃蛋白酶原水平,对早期胃癌的发现和确诊有重要意义。即低水平的血清胃蛋白酶原1,以及胃蛋白酶原1和胃蛋白酶原2的比值下降,对于萎缩性胃炎具有提示作用,可以作为鉴别胃癌高危人群的重要标志物。但是胃蛋白酶原主要的作用,还是用于胃病以及胃酸分泌的评估的一种辅助诊断,不适用于胃癌的诊断。
胃溃疡的典型症状为上腹痛,腹痛性质可有钝痛,灼痛,胀痛,剧痛或饥饿样不适。胃溃疡有以下特点: 第一,慢性过程,病程可达数年或十余年。 第二,反复周期性发作,发作有季节性,典型者多在季节变化时发生,如秋冬和冬春之交发病。 第三,部分病人有与进餐相关的节律性上腹痛,胃溃疡表现为餐后痛,即尽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出现腹痛。而这些腹痛往往被抑酸药或是抗酸剂所缓解,这是典型的胃溃疡的疼痛。 那么部分病例仅表现为上腹胀,上腹部不适,厌食,嗳气,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还有一小部分病人表现为无症状性溃疡,往往以消化道出血或穿孔为首发症状就诊,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病人,以及老年人多见。
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也叫做肠上皮化生,是以杯状细胞为特征的肠腺体,替代胃的固有腺体。胃黏膜的肠上皮化生分布范围越广,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就越高。肠上皮化生跟多灶性萎缩性胃炎以及异型增生,同属于胃癌的癌前情况,即这些因素的存在,提示着发生胃癌的风险性就增高。肠上皮化生是长期慢性炎症,使胃黏膜的表层上皮和腺体被杯状细胞取代。 部分学者认为肠上皮化生是胃黏膜对不利因素的适应性反应,而且不利因素是可以被确定和去除的,此时肠上皮化生是有可能逆转。那么这些导致肠上皮化生的不利因素,即导致肠上皮化生的原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高盐饮食以及乙醇等等。
胃癌是指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是腺癌。胃癌的病因很多,那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幽门螺杆菌感染。 第二,不良的环境因素以及饮食习惯。 第三,遗传因素。 在这种多种因素作用下胃黏膜的慢性炎症逐渐向胃癌演变,胃溃疡是与胃癌相关的胃的良性疾病。有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尤其是反复发作,病程持续时间较长的胃溃疡,癌变风险会增高,可能是由于长期的炎性刺激,导致溃疡边缘的炎症,糜烂,再生以及异性增生所致。 因此临床上胃溃疡患者要积极的进行治疗,胃溃疡的疗程一般是两个月建议两个月以后一定要复查胃镜,必要的时候在胃镜下进行胃黏膜的活组织检查。
慢性胃炎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也叫做慢性浅表性胃炎。在镜下的表现是胃黏膜的充血水肿或是黏膜皱壁的肿胀,增粗。导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 第二,十二指肠胃反流,各种原因导致十二指肠里的胆汁,胰液反流入胃引起胃黏膜的炎症。 第三,药物和毒物,最常见的药物是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等,最常见的毒物是酒精。 大多数成人胃黏膜均有轻度的非萎缩性胃炎,如果幽门螺杆菌是阴性的,胃黏膜不伴有糜烂或者患者无症状的话,是可以不予药物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