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同属于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两者之间的比例是3:1,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青壮年,胃溃疡多见于中老年人。 从发病部位讲,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十二指肠球部,胃溃疡多见于胃角附近。典型的消化性溃疡,会有节律性的上腹部痛,与进餐相关,典型的胃溃疡表现为餐后痛,及进餐后大约半小时到一小时出现腹痛。而典型的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餐前痛,即下次进餐前出现腹痛,进餐可缓解,往往会有夜间痛,这两种疼痛都可以被抑酸药或是抗酸剂所缓解。 最后反复发作的长期存在的胃溃疡会导致胃癌的风险,而十二指肠溃疡一般癌变可能性不大。
浅表性胃炎伴有糜烂,提示着胃黏膜炎症加重,说明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致病因子长期持续存在,这些致病因子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第二是十二指肠胃反流,第三是药物和毒物,药物最常见的是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等,毒物最常见的是酒精。 浅表性胃炎伴糜烂需要以下治疗: 第一,病因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于十二指肠胃反流,可以给予抑制胆汁反流的药物。 第二,对症治疗,腹痛患者可以给予抑酸药和保护胃黏膜药物,对于腹胀患者,可以给予促动力药以及消化酶等等。 第三,病人教育,通过分餐制以及改善不良的卫生习惯,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机会,同时饮食要多样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吃或少吃熏制,腌制食品,戒烟,戒酒,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充足的睡眠。
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尽可能针对病因,遵循个体化的原则,那么有以下几方面的治疗: 一,对因治疗,即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要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针对十二指肠胃反流,可以给予抑制胆汁反流的药物。 二,对症治疗,即针对腹痛患者,适度给予抑酸药,综合胃酸药以及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对于腹胀患者可以给予促动力药以及消化酶等等。 三,病人教育,首先要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机会。食物要多样化,避免偏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吃或少吃熏制,腌制食品,戒烟,忌酒,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充足的睡眠。 最后,大多数成人多少都有轻度的非萎缩性胃炎,如患者无症状,幽门螺杆菌是阴性的,不伴有糜烂者,可以随诊观察,不需要药物治疗。
慢性胃炎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如果镜下表现为胃黏膜的色泽变淡,皱襞变稀而平坦,黏液减少,黏膜变薄,有时透见黏膜血管纹,可以在镜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如下: 第一,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最主要的病因。 第二,十二指肠胃反流及各种原因引起,十二指肠里的胆汁和胰液等反流入胃引起胃黏膜的炎症。 第三,药物和毒物,最常见的药物有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等,最常见的毒物有酒精。 第四,自身免疫,这病在北欧发病率较高,表现为胃体萎缩,伴有恶性贫血。 第五,年龄因素,老年人发生萎缩性胃炎的概率会增高。那么,萎缩性胃炎,萎缩以胃底角为中心,波及到胃窦以及为胃体的多灶萎缩,发展为胃癌的风险性增加。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其分布范围越广,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就越高。 还有萎缩性胃炎伴有异型增生,所谓的异型增生是引起胃癌的癌前病变。所以,多灶性萎缩,广泛的肠上皮化生以及伴有异型增生的萎缩性胃炎,我们要引起重视。
慢性浅表性胃炎也称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治疗目的是缓解消化不良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的炎症。浅表性胃炎无症状,幽门螺杆菌阴性是无需特殊治疗。相反,浅表性胃炎如果有症状,幽门螺杆菌检测是阳性的,或是伴有糜烂,就需要以下治疗: 第一,一般治疗,不论浅表性胃炎其病因如何,都应当戒烟,戒酒,避免使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饮食要规律,少吃油炸,烟熏,腌制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所食食品要新鲜并富于营养,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同时精神上要乐观,生活要规律。 第二,病因治疗,即根除幽门螺杆菌,抑制胆汁反流。 第三,对症治疗,针对患者的症状,我们可以给予抑酸药,促动力药,胃黏膜保护药,助消化药等等。 最后可以给予中药治疗,中药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同时有一定程度的修复胃黏膜以及改善炎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