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变异性哮喘英文缩写CVA,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顽固性咳嗽是其唯一临床表现。患者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 患者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咳嗽为其重要特征,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常规抗感冒药以及抗感染治疗无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咳嗽症状。 诊断标准患者有慢性咳嗽,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最大呼气流量昼夜变异率大于20%,支气管舒张气剂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并同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肺结核治疗的目标是治愈疾病,达到杀菌,灭菌的目的,从而阻断传播,防止复发,防止耐药性产生。抗结核药物的种类,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十余种,一般可分为基本抗结核药物,即一线药物,例如异烟肼,利福平等;及其次抗结核药,即二线抗结核药物,复治用药,例如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两大类。随着耐多药结核病的增多,还有新药类,三线药物正在研究和观察中。 结核病的化疗原则为早期联合规律,全程足量,要依据病情,尤其是痰结核杆菌检查结果,一般应包括两个月,含三至四种抗结核药物的强化期,及四至七个月含二至三种药物的持续期。要依据系初治病例或复治病例而制定方案。初治者既往未曾接受过任何治疗或用药不足一个月者,宜选用一线药物;复治病例即初治失败或治疗后复发者,应依据既往用药,考虑耐药性存在的可能性,可选用一线药物和或二线药物。制定方案时在力求保证化疗疗效的同时,还需考虑病人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可接受性。加强化学治疗的管理,还应注意观察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做出相应的处理。 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原则为,以化疗为中心的综合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以及外科治疗,也是耐多药结核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类型肺结核可呈现各种影像学表现。 原发性肺结核CT表现为,原发病灶多在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靠近胸膜下,随后沿淋巴管侵入相应的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形成原发综合征。 血型播散型肺结核CT表现为,三均匀,一到三毫米大小的粟粒样结节病变,继续发展可融合成片絮状,也可表现为上中肺野分布为主的亚急性或慢性血型播散性肺结核。 继发型肺结核CT表现为,肺部病变好发于上叶尖后段,下叶尖段,常呈多形态混合病变,即肺内可同时有增殖,纤维病变,干酪渗出病变乃至空洞,常伴有钙化灶及局限性胸膜增厚等改变。结核性空洞,根据其干酪坏死组织层,肉芽组织层及纤维组织层的构成不同,可表现为蜂窝样空洞,薄壁空洞,干酪厚壁空洞乃至纤维空洞,纤维厚壁空洞。空洞的临近和同侧或对侧下肺常伴有支气管播散灶。
继发性肺结核的发病目前认为有两种方式:原发性结核感染时期,遗留下来的潜在病灶中的结核分支杆菌重新活动,而发生的结核病,为内源性复发,据统计约10%的结核分支杆菌感染者,在一生的某个时期发生继发性肺结核;另一种方式是由于受到结核分支杆菌的再感染,发病称为外源性重染。 两种不同发病方式主要取决于,当地的结核病流行病学特点与严重程度。继发性结核病与原发性结核病有明显的差异。 继发性结核病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容易出现空洞和排菌,有传染性,所以继发性结核病具有重要临床和流行病学意义,是防治工作的重点。 它的发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发病慢,临床症状少而轻,多发生在肺尖或锁骨下,痰涂片检查阴性,一般预后良好。另一种是发病快,几周前肺部检查还是正常,发现时已出现广泛的病变,叩痛和播散,痰涂片检查阳性,这类患者多发生在青春期女性,营养不良,抵抗力弱的群体,以及免疫功能受损患者。
肺结核的检查方法有: 一,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较易发现肺内异常阴影,但缺乏特异性,还需密切结合临床及实验室诊断,注意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二,痰查结核杆菌痰查结核杆菌阳性,对肺结核诊断有确诊意义,但其阳性率较低仅为30%-50%。 三,显微支气管镜检查,显微支镜检查对肺结核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是不可缺少的,它有助于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淋巴结结核的明确诊断。 四,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常作为结核感染率的指标,对儿童结核病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意义,对成人结核病则诊断意义不大。 五,活体组织检查,包括浅表淋巴结,经胸壁或经支气管镜的肺活检,胸膜活检以及开胸肺活检。 六,细胞因子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