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的并发症包括长期月经量增多,继发贫血,出现乏力,心悸症状,经期延长,容易出现阴道炎症,子宫内膜炎症。子宫前壁肌瘤较大,压迫膀胱可引起尿频。后壁肌瘤压迫直肠,可能引起便秘。 宫颈肌瘤可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阔韧带肌瘤压迫输尿管,引起肾盂积水。浆膜下肌瘤可能会出现蒂扭转,引起急性腹痛。黏膜下肌瘤可引起宫腔形状改变的肌壁间肌瘤,可引起不孕或流产。妊娠期子宫肌瘤受激素影响,可引起肌瘤迅速增大,变性。孕期肌瘤还会造成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等。
子宫腺肌症主要症状是经期延长,经量过多和渐进性痛经。长期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可能会继发贫血,出现乏力,心悸症状,渐进性痛经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子宫腺肌症严重者还会引起不孕。子宫腺肌症影响女性身体,心理,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生活质量。 对于腺肌症的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症状,年龄和生育要求而定。对于症状轻,有生育要求及近绝经期可试用达那唑,孕三烯酮等药物。对于年轻或有生育要求的,可试行病灶切除术,术后有复发可能。对于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无生育要求,行全子宫切除术。
女性有必要打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目前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和尖锐湿疣的主要原因。所以,如果打了疫苗,就会减少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从而预防宫颈癌和尖锐湿疣。注射HPV疫苗是宫颈癌三级预防的第一级,很重要。 目前上市的HPV疫苗分为二价,四价和九价,涵盖不同的HPV亚型,同样也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女性。二价疫苗覆盖16,18两种亚型,可以预防70%宫颈癌,适用于9到45周岁的女性。四价疫苗覆盖16,18,6,11,可以预防70%宫颈癌和90%尖锐湿疣,适用于20到45周岁的女性。九价疫苗在四价的基础上多涵盖5个高危亚型,可以预防90%的宫颈癌和尖锐湿疣,适用年龄是16到26周岁的女性。
轻微的盆腔炎不需要手术治疗。如果病情严重,持续发热,形成盆腔脓肿,药物治疗无效时,考虑手术治疗。盆腔炎是常见的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以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最为常见,主要病原体有外源性和内源性,轻者无症状或仅有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严重者会有发热,伴有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症状。 治疗上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抗生素治疗可清除病原体,改善症状,治疗原则为经验性,广谱,及时和个体化,主要用头孢类抗生素与喹诺酮类。如果药物治疗无效,病情进展,形成盆腔脓肿或脓肿破裂,有中毒性休克表现,则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宫颈癌筛查分为三个阶梯: 第一阶梯是初筛,包括细胞学和病毒学检查。细胞学目前做的是液基薄层细胞,简称TCT,主要筛查有无可疑病变细胞。病毒学就是检测人乳头瘤病毒,简称HPV。目前研究认为,HPV病毒感染是导致宫颈癌以及癌前病变的主要原因,这两项是初筛,有一定的漏诊率。所以,需要两项结合起来筛查,降低漏诊率。 如果这两项初筛结果有问题,需要进行第二阶梯筛查,即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放大二十倍,通过涂醋酸和卢戈氏碘溶液,观察有无可疑病变部位。 如果有明显的醋白上皮或碘不着色区,需要进行第三阶梯检查,就是宫颈活检送病理,明确有无宫颈病变。病理是诊断的金标准,根据病理结果,决定下一步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