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囊肿并不需要过度的恐慌,因为本身左肾囊肿就是说一种良性病变,而且目前来看囊肿里面主要成分是水,所以不需要服用抗炎药物来治疗。平时要多锻炼,增强抗病能力,如果想了解肾囊肿到底是怎么回事,进行超声和CT,可以有助于鉴别和诊断。 如果囊肿是后壁的钙化的分割回声不均,或者高密度囊肿,就要考虑它可能是复杂性囊肿或者是囊性肿瘤。如果怀疑有感染,要在超声或CT引导下进行穿刺。 如果怀疑癌变,要进行穿刺液的细胞学检查,并且进行造影排除肿瘤。没有症状的左肾囊肿,不需要治疗,半年或者一年进行超声和CT复查。 如果囊肿导致肾盂肾盏梗阻,高血压,腹痛或者感染,建议行开放或者是腹腔镜的囊肿去顶术,也可以在超声或CT引导下,抽取囊肿液,然后注入硬化剂进行治疗。
女性生理构造的不同于男性,所以产生尿频的原因相对来复杂些,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第一最常见的炎症刺激的女性泌尿系统,尿道直接和外界相连,所以非常容易出现感染,如急性膀胱炎,结核性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外阴炎等都可出现尿不尽的感觉,在炎症刺激下,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第二非炎症刺激,如果产生尿路结石,或者尿道中有异物,也会出现尿不尽的感觉。 第三尿量增加,在生理情况下,如很多妇女喜欢大量饮水,由于进水量的增多,可产生尿量增多,排尿次数也增多,所以感觉出现尿不尽。在病理情况下,如糖尿病的患者,尿崩症的患者,饮水多,尿量多,排尿次数增多,也会有尿不尽的症状。 第四如果老年患者出现膀胱内占位性病变,结核性膀胱挛缩,或者较大的膀胱结石的时候,大都有尿不尽的感觉。 第五神经源性膀胱,尤其是更年期的女性,这种患者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正规的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后,才会诊断神经源性膀胱,一般以心理疏导为主。
尿频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原因:第一,就是说在不明原因的时候,出现一些排尿次数增多的情况,如大量饮水,吃含水量高的水果或者是喝啤酒的时候,由于进水量增加,通过肾脏排起调节和过滤的作用,就会出现尿量增多,尿频的症状。在病理情况下,糖尿病的患者或突然出现尿崩症的患者,也会出现突发的尿频尿急,一般没有尿痛的感觉。 第二炎症刺激,如果突然间伴发感染时,尿液中枢处于兴奋状态,就会产生尿频,并同时出现尿急,尿痛的症状。 第三非炎症刺激,如尿路结石或者说膀胱内出现异物,就会出现突发尿频。 第四膀胱容量减少,比较少见,当膀胱出现占位性病变时或结核性膀胱挛缩时,就会出现尿频的症状。 第五神经精神性的尿频,如果出现精神紧张,同时排除一些器质性疾病的时候,多见于神经源性膀胱。
根据美国最新的K/DOQI指南或者是中国慢性肾脏病的诊断标准,现在看起来尿毒症诊断基本上不用,更多的称为慢性肾脏病,如果是尿毒症相当于慢性肾脏病的五期,主要通过的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中很重要的指标就是血肌酐的值。 血肌酐的数值是疾病过程中具体的评估指标,在肾病的时候或者说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血肌酐开始升高,如果在通常情况下,当血肌酐达到了707微摩尔每升的时候,就要考虑患者可能是进展成慢性肾脏病的五期,也就是说尿毒症期,当然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诊所,血肌酐的数值是不一样的,但差别并不是太大,所以如果血肌酐大于700微摩尔每升以上,最好多监测几次,如果是连续两到三次都是这个值的话,就要考虑是得了尿毒症。
血压高同时患有肾病是比较棘手的,因为肾脏病出现后,会导致药物代谢出现改变,因此降压药尽量选用对肾脏损伤小的,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降压药物分成五种,包括β受体阻滞剂,ACEI类,ARB类,利尿剂和钙离子拮抗剂。 这五种在早期的时候都可以使用,但临床上医生更推荐使用的是ACEI和ARB类的药物,像沙坦类的药物和普利类的药物,这两种药物它既可有效降低血压,同时可以改善肾脏的高压力、高灌注和高滤过,降低蛋白尿,延缓肾衰的进展,因此首选的是沙坦类和普利类。 但是如果是中晚期的肾功能情况,当肌酐大于264微摩尔每升的情况下,尽量避免使用ACEI和ARB类的药物,它会有加重肾缺血的可能性。 因此,如果肾脏功能损伤比较严重时,尽量考虑另外三种降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