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糖尿病足出现干性坏疽,如果不是痛性糖尿病足,也可能逐渐的慢慢脱落,或者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严重的改变或者进行加重。但是也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干性坏疽范围逐渐扩展,不治疗会出现坏死的肢体的面积的增加,所以会加重病情,具体要看患者的确切严重程度和病情的进展。 一般来说出现糖尿病话剧都要进行针对性的,改善血液循环的治疗,必要的时候需要血管科和技术科去开通血管,改善糖尿病足局部血供,避免干性坏疽进一步的扩展,主要针对人群是相对年轻的,或者说血管病变比较严重的糖尿病患者,或者是疼痛比较明显的糖尿病患者,血管开通治疗对他们的收益比较大。如果是高龄的患者出现干性坏疽,可能仅仅只注重药物的治疗,局部的还是进行保证干燥,不要进行期过渡的清创治疗就可以了。
糖尿病足截肢后伤口修复,有可能面临的很多问题,如果是大截肢的选择,可能直接影响到预后伤口的愈合,如果是缺血没有得到改善的,截肢平面伤口会出现皮面的发黑坏死,甚至还面临着感染的风险。所以糖尿病足截肢后,要密切注意观察伤口,就是切口缘的皮肤颜色,渗出情况这些变化积极的进行处理。 如果是小截肢,糖尿病足小截肢往往有时候不一定能一期把创面封闭,有时候是开放的,因为可能还有坏死组织或者不良组织的残存,或者是肌腱,骨外露,需要通过保守换药二期来进行修复,来封闭伤口。 所以具体是哪种情况都要看闭合的伤口的愈合质量,是否缺血的改变,是否皮温或者渗出物的增加。如果是没有缺血,没有感染,皮瓣愈合良好,那么截肢后的伤口是比较理想的。如果发生了缺血,发生了感染,需要早期进行处理,甚至有些需要拆线,需要针对性的进行感染的原因分析,细菌分泌物培养,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的治疗。
糖尿病足如果发生溃烂感染的情况,必要的清创是需要的,但是清创的时机一定要选择,干性坏疽的糖尿病足,一般不主张积极的清创,一些缺血性严重的糖尿病素不主张过度清创,清创后会加重局部的损伤或者氧耗,会使坏死的范围增大。所以清创要根据糖尿病足局部缺血的严重程度来判断,如果是混合性的神经缺血,或者是,湿性坏疽的糖尿病足,在局部简单控制感染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开通血管。在开通血管之后就可以放心地大胆地,去进行外科手术清创。当然有些高危的病人,清创也可以采用一些国内比较少见的蛆虫疗法,适合危重的高龄的,不适合手术的老人,做蛆虫生物疗法治疗,生物清创。还可以做一些超声水刀的清创,超声清创,化学胶原酶的清创,还有常规的中药,腐生肌的清创都是可以的。 所以,糖尿病足清创处理措施或者方法有很多。总的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全身的情况是否稳定,局部的发生溃疡的病因是否是以缺血为主,所以要根据情况来进行清创。清创目的还是控制感染,防止创面进一步恶化,为后期愈合提供有利的条件。 最主要的是患者需要积极地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
一般来说糖尿病足有老茧,发生糖尿病足溃疡的风险会增高,因为糖尿病足患者往往不仅有血管的损害,而且有神经的病变,神经病变可能会到造成患者的皮肤的自主神经,营养神经,感觉运动神经,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局部的神经损害,局部皮肤就会发绀,局部的皮肤软组织会萎缩,然后他的感觉功能下降,就失去了组织的保护。 还有一些出现老茧以后,压力受力不均匀,还容易出现压力性的溃疡,这是出现糖尿病足的溃疡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就是处较低的保险。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控制血糖是根本的预防措施。 局部的治疗,要进行加强足部的保护,每日洗脚来检查是否出现了一些溃疡,皮肤皲裂,皮肤干燥,所以局部的要进行一些保湿保温,预防外伤的因素发生。同时有足部的老茧可以请专业人士进修补或者软化治疗,而不能去足疗店进行过度修剪,造成溃疡损害风险的增加。
糖尿病足坏死要看具体的问题出在哪里。一般来说糖尿病足出现坏死,往往是血管出现堵塞,出现足部的缺血症状,当然局部的感染也是造成坏死的原因。所以糖尿病足的血管神经病变,都可能引起出的坏死。治疗一般来说,要去除感染病灶,控制感染,改善缺血,营养神经,控制血糖。 治疗的大致的原则是局部的情况,针对不同的糖尿病足,比如说是单纯的动脉缺血性的糖尿病足,往往患者的疼痛比较明显,足的缺血症状比较重,坏死往往呈一种干性的坏死,这时候要请血管外科或者介入科开通血管,改善局部的血液供应,之后再考虑把坏死组织截掉。如果不开通血管直接受手术,只会越烂位置越高,脚的坏死范围越来越大,而且疼痛或创面愈合,都会受到影响。 如果是湿性坏疽,伴有浓臭的红肿的渗出比较多的创面,要局部的抗感染和全身的抗感染结合,局部清创换药,在感染控制之后,选择开通血管,在这个基础上再去促进它的修复。所以不同类型的糖尿病足,它的修复策略也是不一样的,但总的原则是降糖,抗感染,然后改善血液循环,营养神经等一些综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