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常在饱餐进油腻食物后或在夜间发作,疼痛常放射至右肩部,肩胛部和背部,伴有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道症状,如病变发展,疼痛可转为持续性并阵发性加剧。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 一,非手术疗法:包括禁食,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全身支持疗法选择对革兰阴性阳性细菌及厌氧菌均有作用的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 二,手术治疗:手术时机的选择,急诊手术适用于发病在四十八到七十二小时以内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病情恶化者,有胆囊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并发症的人。 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症状:主要是不典型,多数病人有胆绞痛病史,而后有厌油腻食,腹胀,嗳气等消化道症状,出现右上腹部和肩背部的隐痛,但较少有畏寒高热和黄疸。它的主要治疗是对有结石者行胆囊切除术,对结石者症状较轻,影像学检查显示胆囊无明显萎缩,并具有一定功能者,手术治疗应慎重。 特别是年轻女性病人,可以先行消炎利胆片等非手术治疗。
胆囊有息肉注意事项,鉴于少数胆囊息肉可能为早期胆囊癌或可能发生癌变,所以胆囊有息肉要注意以下事项。 本病以下情况视为恶性变的危险因素: 一,直径超过一厘米; 二,年龄超过五十岁; 三,单发病变; 四,息肉逐渐增大; 五,合并胆囊结石。 对于有明显症状的病人,在排除胃十二指肠及其他胆道疾病后,应行手术治疗;对于无症状的病人有以下情况,应考虑手术直径超过一厘米的单个病变,年龄超过五十岁,连续B超检查发现增大,腺瘤样息肉或基底宽大,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壁增厚,病人如无以上情况,不易急于手术,应每六个月B超复查一次,直径小于两厘米的胆囊息肉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超过两厘米或高度怀疑恶变的应开腹手术,以便行根治切除。
胆囊结石怎么造成的。胆囊结石的成因非常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磷脂浓度比例,和造成胆汁郁积的因素,都能够导致结石的形成。 比如胆汁中含有过多的胆固醇,胆汁中含有过多的胆色素,胆囊不能排空,这些基本病因都是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还有一些诱发因素,下面的一些风险因素,可能导致胆囊结石的发生:一肥胖;二女性;三糖尿病;四处于怀孕期;五年龄超过四十岁;六长期肠外营养;七习惯久坐缺乏运动;八肝脏疾病,如肝硬化;九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术后;十回肠末段疾病或切除术后;十一高脂肪,高胆固醇低纤维饮食。 以上十一个因素,都是胆囊结石的诱发因素。
可以肯定的说,有些胆囊结石的患者是必须切除胆囊的,但有些胆囊结石的患者是不需要切除胆囊的。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效果确切。但是对于有症状和或并发症的胆囊结石,应该行胆囊切除术,对于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一般认为不需要立即行胆囊切除,只需要观察和随诊,定期复查彩超。 但是有下列情况时,应该及时考虑手术治疗: 一,口服胆囊造影胆囊不显影的; 二,结石直径超过两到三厘米的; 三,合并瓷化胆囊; 四,合并糖尿病者,在糖尿病已控制时; 五,有心肺功能障碍者。 有以上五条中的一条就是考虑到胆囊结石需要手术治疗的。
如何预防肥胖症。 一,饮食,限制能量的摄入量,使摄入量低于消耗量,保证膳食营养素平衡,多食蔬菜水果,避免过量食用碳水化合物和高脂肪食物,避免油炸食品,养成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饮食,少食多餐; 二,运动,适当的运动计划与合理的饮食相结合,并长期坚持,可以有效预防肥胖,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及运动量,注意循序渐进; 三,心理,减肥期间注意关注自身的精神状态,必要时可求助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 四,生活方式,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