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S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那么它的早期表现主要表现在血象上,那么可以出现白细胞的减少,可以出现贫血,也可以出现血小板减少。另外它的外周血可以出现幼稚细胞。当然MDS还有些患者可以出现肝脾的肿大,但是在早期的时候一般这种情况是比较少见的。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说它的白细胞的比例,可能会有一些异常。另外就是说,如果患者出现一个白细胞的减少,出现贫血,那么如果这时候做骨穿,可以在骨髓里发现,那么他的白细胞或者红细胞或者是血小板,出现一些形态学的异常,当然这时候去做骨穿也会有一些发现,骨髓的染色体也会有一些异常的表现。 总之,如果一个患者出现白细胞的数量的减少或者比例的异常,另外或者是出现贫血,甚至还有的患者会出现血小板减少要及时去就医,因为这个MDS的诊断,要依赖于形态学,还有骨穿的检测,只有正确的诊断,那么医生才能给予相应的处理。
血小板怎么提高,首先来说血小板如果在3万以下的话,它是一个出血风险是比较高的,这时候,我们一定要去医院看病,去请医生来确定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因为不同的原因,它的处理方法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万以下有出血倾向,我们可以激素治疗了,那么3万以上没有明显出血倾向,我们就观察。那么对一些自身免疫病,内分泌疾病或血液系统良性、恶性疾病引起来的,我们针对性治疗血小板也就正常了。当然有些患者也比较关心怎么采取食物的办法提高血小板,比如说吃花生米,花生皮这些,还有一些其他食物来帮助我们,但这些都没有肯定的疗效,有的患者长期可以血小板保持在一个虽然低于正常值,但是相对比较高的水平,也是比较安全的,对他的生活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影响,然后可能也不需要去服用各种药物,可以保持一个长期的稳定。 总之,不管血小板是高于3万还是低于3万,不管他有没有出血的倾向,首先还是要定期的去看医生,接受正规的随访以及治疗。
血小板4万会不会自愈,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那就首先来说血小板减少,我们知道它的这个作用最大的风险来自于3万以上的话,它的出血风险是比较低的,4万应该说还是在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的水平,那么它会不会自愈,取决于它的基础病,比如说有些患者经过所有检查都没有找到病因,我们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时候患者可能也不需要任何的治疗,就是观察,那么在极为少数的患者,由于他体内的这个系统,通过自己的这个非常复杂的一个调节,有可能是免疫系统恢复正常了,这时候血小板慢慢可能就好了,但是这个极为少见的。 另外的话就是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引起来的,比如说感染,以及病毒感染引起来的,随着病毒的清楚,血管可能也慢慢地恢复正常,当然也有一些极为罕见,其实它是存在一些慢性的血液系统肿瘤,那么有的报道当中血液系统慢性肿瘤极为罕见的病人,那么也可以出现一个治愈,血小板自然也就上去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不能把血小板的这个恢复依赖于自愈,一定要请医生去进行一个仔细的诊断,明确病因,从而给予相应的处理,这是一个正确的一个态度。
铁蛋白400是不是严重。铁蛋白正常值男性12到200,女性15到150。那么国际上有些国家它采用的低限是30,那么不管怎么说400是已经超过正常值了。但是诚然超过正常值了,那么我们说铁蛋白它低一般是反应是贫血,那么高更多是炎性的状态,也就是自身免疫病,内分泌疾病,包括恶性肿瘤,包括肝病,包括心脏病,它都可以出现一个血清铁蛋白的升高。那么当然一切正常了,在体检时候也可以出现一个血清铁蛋白的升高,病因还不清楚,也不需要进行干预。 所以说单独的一个血清铁蛋白升高,无法判断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疾病,无法判断是严重还是不严重,必须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其他一些化验检查,那么才能帮助我们判断这个患者具体什么病,病情是不是严重。
血常规异常会得什么病,应该说在几乎所有的疾病,都会在血常规上会有一些表现,所以说血常规异常会得什么样的疾病,这个问题是没有办法去具体回答的。比如说我们最常用最重要这个指标,血常规里面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那么白细胞增多或者减少,它既可以是良性疾病,也可以是恶性疾病,既可以是最简单的像流感或者普通的病毒感染,也可以说白血病。 比如说血红蛋白,那么血红蛋白低就是贫血,那么贫血原因是非常复杂的,那么可以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也可以是良性疾病,也可以是其他系统疾病导致的贫血。比如说胃癌、消化道占位,那么引起的一个失血,导致的贫血的,那么也可以是血癌,比如说白血病,比如骨髓抑制导致的贫血。另外也可以出现血红蛋白升高,比如说我们的慢性肺心病,那么它可以由于长期低氧,导致继发性的血红蛋白升高,也可以是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血小板增多或减少也是不行的,血小板少严重的可以导致出血,那么它就可以是血液系统本身的疾病,也可以是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增多也是一样的,比如说缺铁性贫血可以引起血小板增多,那么也可以出现原发性血小板增多,总之血常规异常,几乎所有疾病都可以出现血常规异常,它究竟属于哪类疾病,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检查等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