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甲状腺素水平正常,这种情况最常见于是叫亚临床甲亢,就是甲亢的前期。甲状腺功能偏高,那么它反馈抑制促甲状腺素,使促甲状腺素偏低,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甲亢。还有一些情况,比如说年轻的女同志怀孕,在孕期尤其在早孕期,也就是说12周之内,会出现促甲状腺素偏低这种情况,如果甲状腺功能高一点,出现轻度增高,又不是甲亢,就可以进行观察,定期复查。但是如果没有怀孕,就是促甲状腺素偏低,过一到两个月还要复查甲状腺功能,看到底甲状腺功能是高还是低,都需要进行正规的治疗。 促甲状腺素偏低,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垂体功能减退的时候,导致促甲状腺素偏低。因为促甲状腺素是垂体分泌的,垂体功能减退,它可以出现促甲状腺素偏低,造成甲状腺素水平也是偏低的情况,此时就需要补充甲状腺素。而如果是甲亢引起的促甲状腺素偏低,就需要抗甲状腺素治疗。 所以当患者出现促甲状腺激素偏低的情况时,需要仔细的进行检查,查明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内分泌失调的概念的很大,也不准确。内分泌失调没有一个明确概念。内分泌失调是中医的说法,西医讲的内分泌的疾病,需要看是内分泌哪个腺体出现异常。内分泌腺包括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不同的腺体出现疾病以后,会出现不同的症状,也有不同的原因。 比如垂体它分泌很多激素,如分泌生长激素,分泌泌乳素,分泌促甲状腺素,分泌促肾上腺激素,促肾上腺激素也叫ACTH。垂体分泌了很多激素,如果分泌亢进,会出现亢进的这些临床表现,如果分泌的减少,会出现垂体功能减退的一些表现。具体的病情主要是看到底是出现了哪个内分泌腺的问题,它有相应的症状和不同的原因。 所以说如果出现内分泌系统的疾病,需要及时就诊,进行相应的检查,以明确病因,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
糖尿病患者饮食的主要原则是总热量摄入要控制,也就是一天保证三顿饭,每顿饭不要超过二两主食,米饭,馒头,窝头,面条,饺子都可以吃,吃主食的时候,可以搭配点鸡鸭鱼肉菜,来补充蛋白质和脂肪,维生素等。 但是不能少吃主食,多吃肉,多吃菜填饱肚子,这样是不行的。因为肉吃太多,脂肪吃太多,依然能够转化成葡萄糖,这叫葡萄糖的异生。菜吃多虽然不升高血糖,但是把胃口撑大,不利于今后的控制饮食。所以糖尿病的病人需要注意主食副食都要限制量。 不能喝饮料,不能喝粥,饮料和粥,这些都会导致升糖指数增高。喝完以后血糖短期内可以升得特别高,对身体的血管神经都是不利的。 糖尿病病人是可以吃水果的,但是吃水果的时间需要进行把控,在饭后2-3个小时以后,可以少吃一点水果,比如说小苹果,大苹果可以半个,橘子可以吃三五瓣,不要多吃。这些就是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 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血糖的控制,避免出现糖尿病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甲亢病人的饮食禁忌,主要是不能吃含碘的食物,比如说海带、海鱼、海虾、海蟹,这些含碘的东西是不能吃的。因为甲状腺素在合成制造过程当中,它需要碘,也就是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一种原料。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本身血液里的甲状腺素水平就已经非常高,如果得了甲亢,还大量进食含有碘的东西,也就是火上浇油,原料多了合成甲状腺素就更多了,这样会加重甲亢。所以得了甲亢以后,是不能吃含碘的食物,海里的东西都含有碘,但是河里的淡水鱼、虾、蟹是可以吃的。 所以甲亢的患者饮食禁忌含碘食物,其他的食物没有明确禁忌。同时患者需要遵从医嘱,按时服用药物,避免擅自停药,需要在医生地指导下进行药量的调整。
甲状腺炎具体的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最常见的比如说亚急性甲状腺炎,这种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前期都有感冒的症状,后来一直嗓子疼或者脖子疼,就是甲状腺的部位疼痛难忍。 有些人按喉炎,按咽炎,按感冒治了三个星期左右都不见好,结果到医院一查,查血沉增快,查甲状腺功能偏高,查甲状腺的吸碘率是低的,这种情况一般合并高热,这样就可以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这种亚急性甲状腺炎如果说有高烧的症状,然后甲状腺的部位疼痛比较明显,需要正规的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六周左右效果是非常好的。 还有一种最常见的叫桥本氏甲状腺炎,桥本氏甲状腺炎早期可以表现为甲亢,可以按甲亢治,如果甲状腺功能是正常的,这种桥本氏甲状腺炎就不用治疗,需要定期观察。 桥本氏甲状腺炎最终的结局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如果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了,需要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最常用的是优甲乐,有50微克的,有100微克的,需要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甲状腺功能来调节剂量。 所以当出现了甲状腺炎的时候,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应的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