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流水的主要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和去除病因,第一是可以采用局部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根据中耳炎的不同类型病变而定,如果是单纯型的,就局部用药为主,可以采用3%的双氧水先清洗外耳道,然后滴入抗生素滴液。 第二如果穿孔比较大的,可以用一些粉剂喷,减少分泌物,但是要注意避免滴入有色的药物,以影响观察。如果是骨疡型的,如果引流通畅了,就还是以局部用药为主,注意定期复查。 如果是引流不畅的或者怀疑有并发症的就要进行手术,乳突根治术。如果检查发现是胆脂瘤型的,就要尽早进行乳头根治术手术,清除病灶,预防它出现并发症。 另外还要注意病因治疗,要是急性期的时候,要积极地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以除了局部用药以后,全身应用抗生素,另外要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疾病,另外像肥厚性鼻炎,慢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等等。
通常所说的耳鸣主要是指主观性耳鸣,就是患者自觉一侧或者双侧耳内或者头颅内外有明显的声音的感觉,比如像蝉鸣声,吹风声,流水声,嗡嗡声等等,可以是一种或者数种,可以是持续性的或者是间歇性,这个声音主要是来自患者的主观感觉,他人听不到。 比如说有人听抽烟机呼噜响,但是你在这个环境里根本就没有抽烟机,所以它不可能是开着的,是想着的,或者说有人听到汽车的时候,但是你在室内非常安静,外头也没有过车,所以这主要是自己的一个主观感觉,没有相应的声源。 耳鸣的原因从发源部位来看,主要是由耳源性和非耳源性,耳源性主要是由于听觉系统直接或者间接损害引起的,包括外耳,中耳,内耳,耳蜗后或者是中枢听觉通路的病变,所以它产生耳鸣。 非耳源性是由于一些全身性疾病,比如像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肾病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像颈椎病,还有一些是心理因素所导致的都可以出现。
脑鸣和耳鸣的区别,临床上患者常常有脑鸣和耳鸣的主诉,从耳鸣产生的来源看,第一种是耳源性疾病引起的,它主要是由于细胞受损后的异常兴奋产生电信号,从而出现耳鸣。第二种可能就是外周听神经传入信号不规则丢失,引起中枢对应频谱神经元失去原有的意志,发生代偿反应,从而在脑中出现了一处放电,这种异常放电被大脑解析耳鸣,这种情况如果说是脑鸣也说得过去,但是要知道大脑只能产生电信号,并不能产生声音,默认的真正的声音,感知还是耳朵。 因此耳鸣更准确一些。另外有一些血管性耳鸣与颅内压和进颅血流有关,这些可能是位于颅内也可以称为脑鸣,但也需要耳朵感知,称为耳鸣也是合适的,而且这种并不是通常所说的耳鸣,应该是不包括在内的。 但是为什么会感觉有的是耳鸣,有的感觉在颅内,这与大脑对声音定位的能力有关,知道声音从耳朵进入后转化为电信号,向中枢传递是双侧的,不对等和反复交叉。 这种双侧传递模式,就可以由于双侧传入的时间差,在大脑中产生不同的反应,这种反应让大脑产生定位,这就产生了耳鸣或脑鸣的现象,而临床上不易区别耳鸣和脑鸣,实际上也无法区分,只是患者的主诉而已。
外耳道炎和中耳炎的区别,这里的中耳炎通常是指化脓性的中耳炎,它俩的区别,第一就是耳痛的特点,这两个都有耳痛,外耳道炎痛可以拉了耳朵,牵拉耳廓或者按压耳屏的时候,耳朵感觉非常疼,就是不能碰。但是化脓性中耳炎,这个拽耳朵和压耳屏的时候是没有疼痛的。 第二个就是它的分泌物的特点,外耳道炎的分泌物没有粘脓性的,化脓性的中耳炎分泌物有粘液性,就是拽出丝来的那种,有粘液性的分泌物,可以区别出来。 第三是鼓膜的情况,因为外耳道炎不涉及到中耳的鼓膜,应该是完整的,化脓性中耳炎在没穿孔之前,鼓膜是充血的,在一旦穿了孔以后,鼓膜上就有一个穿孔,而且它的听力会有下降,这两个是有所不同的。
导致耳鸣的原因主要是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耳源性的疾病引起的,一个是非耳源性的疾病。耳源性疾病包括了外耳道疾病,中耳疾病和内耳疾病以及听神经等的疾病。比如像外耳道耵聍,栓塞外耳道,异物炎症,像中耳的化脓性的或者非化脓性的中耳炎,咽鼓管堵塞,耳硬化症,另外像内耳的一些噪声性聋,中毒性耳聋,老年性耳聋,以及突发性耳聋,另外像梅尼埃病,听神经瘤,这些都是由于耳源性的原因引起的。 非耳源性主要是由于这个全身性疾病或者其他因素引起的,像高血压或者血压过低,另外像动脉硬化,贫血,白血病,还有包括肾病,糖尿病,另外像一些中毒,还有比如除了耳鸣,还有心因性的疾病,它是心身疾病的一个表现,有的人就是心理压力过大,然后失眠,睡不好觉,也常会引起耳鸣。